校园霸凌法律知识讲座
2025年2月28日,重庆法韵律师事务所李樱律师走进国本中学,将一堂特殊的“法治课”搬进校园。与数百名师生共同探讨校园霸凌的法律边界与应对之道。让大家都能深刻感受到——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,更是照亮青春阴霾的光。

“如果你是被欺凌者,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?”
“如果目睹同学被欺负,沉默是否等于纵容?”
校园霸凌的定义
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内外,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、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、侮辱,造成他人身体伤害、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。
该行为具有反复性、长期性,对受害者身心健康影响深远,如长期遭受霸凌的学生可能出现心理障碍、学业成绩下滑等问题。
法律定义霸凌的三重维度
肢体暴力:殴打、推搡致轻微伤即构成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43条违法行为。
语言攻击:辱骂、起侮辱性绰号侵害名誉权,需承担《民法典》第1024条民事责任。
网络暴力:传播隐私视频可触犯《刑法》第246条侮辱罪。
遇到霸凌怎么办
受害者:勇敢发声,法律为你兜底。要勇敢地向老师、家长求助,及时告知霸凌的时间、地点、人员和具体情况,以便得到及时帮助和处理。保留证据,如伤痕照片、聊天记录、视频等,作为维权的有力依据,为后续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支持。
旁观者:拒绝冷漠,正义需要同盟。通过学校信箱或法律热线提供线索,让学校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霸凌事件,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。在举报时,要尽量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,包括霸凌的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行为等,以便学校和相关部门能够快速、准确地进行调查和处理
要相信学校和相关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隐私,勇于举报霸凌行为,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。
我们呼吁:
以法为纲,强化法治教育,让每个孩子知法、守法、用法;
以爱为桥,家校社协同联动,用包容与理解筑起心灵防线;
以行动为刃,打破沉默,让每一声呼救都有回应,让每一次伤害都能被制止。
唯有凝聚法律之力、教育之智与人性之光,才能彻底铲除霸凌的土壤。让我们携手同行,将法律的温度转化为守护的力量,让每一张课桌旁都充盈安全感,让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都能向阳生长!


人物简介
李樱
专职律师、党支部副书记、高级合伙人。
以法为道,以恕为德。专业、专心,专注。


来源|重庆法韵律师事务所
图文|李樱
编辑|陈好
审核|吴晓荣、谭文彦